工程案例
保利观湖国际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工程案例 > 保利观湖国际

铁丁:农产品品牌建设标准“关键四看”

日期: 2024-11-20 03:18:49 来源:保利观湖国际

  首先要看品牌的建设有没有核心价值,主要从“三个世界”——历史人文世界、绿色生态世界、品质美味世界的角度去衡量。

  “内四条”包括:第一,品牌是否获得社会认可;第二,品牌价值是否逐年递增;第三,品牌能否通过优质高价调整产业体系,实现整体的优质优价;第四,品牌能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。

  “外四条”包括:第一,品牌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如何;第二,品牌是否形成产业集群;第三,品牌是否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并配有相应专业技术人员,加工业能保证效率和农产品有效且持续地供给;第四,品牌是否形成农业园区。

  随着实践案例的不断增多及对品牌理解的加深,我认为在形成完整的评价标准之外,还要抓建设过程,这样才可以完成整个品牌塑造的全过程,我将其总结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标准“关键四看”。

  党的十八大以来,农业品牌建设力度空前,进程加速,受到高度关注,区域品牌、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协同发展,强势品牌崭露头角,形成了政府强力推动、企业主动创建、社会热情参加的良好局面。

 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方面推进,建设区域品牌已然成为各地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、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品牌概念混淆、路径不清晰、主体不明确等问题,导致品牌建设中出现政府资金利用效能不高、老百姓不认可甚至不知道等尴尬境地,品牌建设效率相对较低。

  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区域品牌到底是“公共”还是“公用”。翻看近期的一些品牌报道,“鸿雁故乡乌拉特中旗”区域公共品牌发布、青海 “天上玛多”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对外发布、2024年首批“湛品”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、楚天好茶成为首个登上长城的省域公用品牌......关于区域品牌的叫法莫衷一是。

  什么叫公共品牌?是由政府出资,由政府来去支持、指导打造的,对于区域内的产品做宣传和使用的品牌,它更多的是传统的宣传手段的升级。

  什么叫公用品牌?公用品牌是协会、合作社来注册,一个团体、一个联盟共同使用的品牌,通过产品的经营,去打造和周边的普通农产品不一样的优质特色产品。

  仔细分析国外区域品牌案例,诸如加州巴旦木、新奇士橙、松阪牛等国际知名品牌都是由协会来经营,规范产品种养殖标准、牵头举办各种营销活动,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模式。

  元一智库“品牌囤”强调,品牌建设是围绕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”来进行,也就是从谁投资谁受益的角度来看,公用品牌由协会来运营,带动域内相关主体分享品牌建设红利,这是符合市场逻辑的品牌建设路径。

  区域品牌是舶来品,在中国扎根时间不长,也基于国内协会、合作社等主体经营能力有限、对品牌建设理解不深刻等原因,我国的区域品牌更多是由政府来投入资金来牵头打造,那这样的品牌应该叫“区域公共品牌”,是政府资产的一部分,更多体现的是政府的统筹能力。

  一个公共一个公用,就导致在品牌的管理形式和品牌的价值评价上会有很大的不同,这是要求各地在推动品牌建设中要加以重视、区分,以提高品牌建设效率。

  目前有两种品牌类型,一种是单品类,诸如“五常大米”“柞水木耳”,一种是多品类,诸如“淮味千年”“妫水农耕”。

  这两种品牌孰优孰劣?是不是能同时存在?其实这是与当地资源禀赋紧密挂钩的。

  建设单品品牌的地区,通常有突出的资源条件优势,比如明显的山地农业、优势茶区、精品水果产地,这决定了某一类产品有能力做大做强。同时在政府支持、群众自发生产过程中也都有明显的倾向,这样的产业就更适合建设单品品牌。比如陕西柞水县,因柞树多而得名,是生长黑木耳的绝佳树种,80%以上的农户镶嵌在木耳产业链上,木耳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%以上。有资源优势、有群众基础,“柞水木耳”单品品牌的打造水到渠成。

  而建设多品类品牌的地区,更多是为精品农业、都市农业等寻求发展空间,破解单品品牌 “不够响” “不够足” “不够高” “不够强” 的问题而制定出符合大都市消费市场特征、适宜当地农业特点的品牌建设之路。比如江苏南京市,打造了“食礼秦淮”多品品牌,采用“市级食礼秦淮品牌+区县域品牌+企业商标品牌”三级建设体系,高效整合了全市特色农产品组团闯天下,“安心品 宁味道”,在终端市场和消费的人中渐渐形成了良好口碑,促进了南京市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。

  由此来看,单品品牌还是多品品牌的选择需要深入分析当地自然资源、社会资源、文化资源、信息资源等,先开展大调查及自我诊断,才可以找到适合的品牌之路。

  在品牌建设中,很多地区反映品牌没有活跃度,政府“一头热”,其实这就要求政府遵循品牌建设的“九字诀”——搭平台、建标准、树榜样,活跃还是冷清,就看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,也就是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参与区域品牌建设的意愿高不高。

  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本身来看,农业品牌建设,是龙头公司实现优质优价或优质高价的金钥匙,也是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整合农业资源的最好抓手。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要踊跃参与品牌建设,要深刻认识到区域品牌是给企业赋能的,是能够让企业在区域内具有绝对的品牌统治力的尚方宝剑。

  从政府的角度,如何发挥、调动更多群体参与区域品牌建设,这就需要发挥榜样的力量。只有产生榜样的力量,才能够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注品牌、愿意用品牌。

  以涪陵榨菜为例,目前涪陵全区共有41家榨菜生产企业,有榨菜商标品牌200余件,但首屈一指的还是乌江牌涪陵榨菜。涪陵榨菜集团正是重庆涪陵区推介的涪陵榨菜的行业标杆。涪陵区委、区政府格外的重视扶持壮大榨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出台《关于加快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等政策,建立了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挂牌保护制度、领导联系企业制度、直通车制度等,同时还采取特事特办、一事一议的方式帮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。

  目标清晰:地标农产品与地域是紧密联系的,把公用资产变成企业资产的一部分,才是企业快速做大的一个根基;踏实认真:要有管理者、参与者的认知和积极性,脚踏实地才有机会实现拥有公用资产的目标;质量为王:没有好的质量不可能去推动品牌建设,先做好质量再去建品牌,这样的企业才会长久。

  区域品牌不仅是“一把手工程”,更是“民生工程”,要追求最大公约数,要让区域内更多主体利用区域品牌来享受产品溢价和更多品牌红利。

  说一千道一万,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。品牌建设有效还是无效,主要看老百姓的参与意愿强不强、认可不认可。

  “明明两年只卖出1只鸭子,网上商城却显示销量6万”,这是几年前一档栏目中出现的情形——山东某地打造了区域品牌,开通的网上商城却鲜有卖家入驻,销售数据也存在可以人为改动的情况。这样的品牌特别大程度上是无效的,因为缺乏群众基础。

  品牌如何落地?如何有效?如何高效?关键是要得到这个区域里老百姓的认可,这个品牌才有生命力,才有发展的动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比较有效措施,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成长。目前,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3万家,纳入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超过400万个,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的农户,成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依托。只有惠及这个庞大的群体,区域品牌才有向下扎根、向上开花的能量。

  “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。”2015年5月25日,领导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时指出,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。在区域品牌建设中,政府的政绩同样在老百姓的口碑里。站稳人民立场、把握人民愿望、尊重人民创造、集中人民智慧,形成为人民所喜爱、所认同、所拥有的品牌,这才是品牌建设的出发点。

  总结来看,品牌建设得到慢慢的变多的重视,成为各地政府、农业企业的工作重点。如何有效建设区域品牌、避免走入品牌误区?要深刻把握“关键四看”,看主体、看资源、看龙头、看老乡,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多看看,才能让品牌基础更扎实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